Google公布2017年台灣使用者搜尋行為報告
(2017年11月14日,台北訊) 2017年即將進入尾聲,除了關心Google搜尋年度關鍵字排行榜,Google今(14)日公布與益普索市場研究 (Ipsos) 進行的2017年台灣《使用者搜尋行為報告》,和大家分享台灣使用者心中對Google搜尋服務的認知以及有趣的搜尋行為。報告中指出,高達84%的台灣使用者1每天都會使用Google搜尋,甚至有近三成(29%)的人認為他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Google搜尋,由此可見台灣人對Google搜尋有相當程度的依賴。而針對使用目的,報告中提到78%使用者造訪Google搜尋是為了蒐集新資訊,更有85%認為透過Google搜尋也可以學習、豐富既有知識。
此外,報告中也顯示超過一半(54%)的使用者在需要解決問題時,第一件事會想到透過Google搜尋相關資訊,這個數字遠高於向家人和朋友尋求解答(10%)、閱讀線上評論(10%)、自行造訪品牌官方網站(6%)或造訪社群網站 (6%),由此可看出台灣使用者除了透過Google搜尋查找資訊外,也會利用Google搜尋來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
台灣人會透過Google搜尋哪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呢?以中文裡常用來詢問解決辦法的關鍵字「怎麼」以及「如何」為例,回顧過去五年Google搜尋的內部資料統計,可以發現台灣人在使用這兩個看似類似的關鍵字時,意圖卻截然不同,和英文搜尋均以「How to…」作為關鍵字查詢有顯著差異。其中,前十名最熱搜的「怎麼…」關鍵字中,大多和消除病痛或身體不適症狀相關,「胃痛怎麼辦」、「頭痛怎麼辦」、「中暑怎麼辦」為前三名。 而「如何…」的前十名最熱搜關鍵字裡,可以看到過去五年中,台灣人非常熱衷於透過搜尋「如何」來瞭解一些偏向自我實踐的目標該如何達成,其中絕大多數是針對身體狀態相關的「如何減肥」、「如何懷孕」、「如何長高」等。另一方面,台灣網友也會透過「如何…」關鍵字來獲取資訊或學習新知,包括「如何報稅」以及「如何學好英文」等。
從這些有趣的熱搜關鍵字中,不難發現對於許多生活上難以啟齒的困擾,台灣使用者喜歡從Google搜尋解答,以保有私隱性、避免當面詢問旁人的尷尬,而且使用者也能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選擇在自身最自在的情況下向Google發問。
除了解決問題,台灣使用者也會透過Google搜尋做研究和獲得更多資訊,以幫助他們做出判斷。以購買產品為例,報告中指出,近一半(49%)的台灣使用者在購入產品前會盡可能的作「先研究再購買」,而69%的使用者認為Google搜尋能夠幫助他們取得更多資訊以做出決策。其中,使用者最關注的資訊包括產品的評價和回饋(69%)、詳細資訊(67%)以及價格(60%)。由此可見,台灣使用者在消費前會希望透過Google搜尋徵詢意見,並對產品的各面向資訊的有一定掌握度,再做出購買決策。
2017年台灣《使用者搜尋行為報告》由Google與益普索市場研究進行,訪問對象為16-54歲、每個月至少上網一次的、居住地遍佈北中南東部的台灣使用者,並且曾在過去一年購買美妝、食品、科技、汽車、金融、通訊與教育類的產品;每位進行30分鐘的線上訪談,共計成功訪問到2,000位台灣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