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商機熱 BSA 協助台灣製造業降低跨國供應鏈風險

﹝台北訊,2013年11月18日﹞經過20多年的西進大陸熱潮後,東南亞國協近來也成為台商積極探索商機、投資佈局的目的地,同時也讓台商的跨國供應鏈體系變得更為複雜。BSA | 台灣軟體聯盟(BSA | The Software Alliance)提醒,企業可以採用雲端技術來輔助各面向的經營管理,並強化軟體資產管理,以降低複雜供應鏈所可能帶來的法規風險,同時提高競爭力。

隨著台商在中國大陸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尋找新的市場或生產基地以滿足來自客戶的更多要求,例如成本控制、提升品質等,都成為台商的新挑戰。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經濟日報、BSA、美國公司治理暨供應鏈管理協會(CREATe.org)與台灣國際創意及科技協會共同主辦了「2014前進東協經濟圈:供應鏈風險與雲端管理工具」系列研討會,邀請了包括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葉雲龍處長、外貿協會黃文榮秘書長、中華經濟研究院吳中書院長、中華徵信所張大為總經理、CREATe.org Craig Moss營運長,都在大會中強調在這波前進東協的趨勢中,除了掌握商機,如何管理來自供應鏈的風險,並藉此提升競爭力,將是台商必須正視的問題。

事實上,隨著全球主要企業遷移自身的生產基地以及調整目標市場佈局,其往來的供應商也因此跟著進行改變調整–無論是將工廠由中國大陸遷往越南,或在其他東協國家成立新廠,以與在台灣或大陸現有的工廠配合,從遷移實體設備、遵循新的法規架構、到面對更複雜的供應鏈管理,都將是嚴峻的挑戰。

尤其在企業營運相關法規與台灣、中國,甚至目標市場所在的歐美國家都有所差異的東南亞市場,從環保法規、勞動人權,乃至於有無使用正版軟體,這些法律架構,特別是與市場公平競爭相關的法律規範,都可能影響台商能否順利地把產品銷售到歐美市場,以避免因違反相關法律遭到起訴、求償,甚至產品禁售。

為協助台灣製造業者遵循軟體授權管理的法規,減少違反授權規定帶來的商業風險,BSA推出維商(Verafirm)雲端式軟體資產管理服務,目前已有包括正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版本。

Verafirm是由全球軟體產業知名成員共同合作設計的雲端軟體資產管理服務,可協助企業管理其軟體授權,進而符合軟體授權規範,減低因使用盜版軟體而可能產生的外部稽核、侵權訴訟、警方查緝及以不合法手段降低競爭成本而衍生的公平交易處罰等問題。尤其在東南亞國家軟體盜版率普遍較台灣高的情況下,透過雲端工具可輕易完成跨國管理的特色,Verafirm將可有效提高企業軟體資產管理績效,進而降低跨國軟體資產部署而產生的風險。

Verafirm 自今(2013)年三月正式推出以來,目前已將近有100家台灣企業加入,其中70家已獲得初階認證,可作為向歐美客戶展示本身擁有較其他供應商更低的合作風險的宣傳利器。

BSA 全球業務發展暨行銷資深總監Seemin Qadiri 表示:「台灣企業熱烈採用 Verafirm,證明其於全球市場競爭中已具備相當的成熟度,此一里程碑彰顯出軟體資產管理的巨大利益,以及隨著健全的軟體投資與管理而來的營運競爭力。」她並指出,由於企業缺乏認知,軟體資產管理的正面效果無法被立即彰顯。一旦落實軟體管理政策,其正面效果就能立即展現,包括成本最佳化、消弭軟體過度授權導致的浪費。最重要的是,企業更有能力立即的因應任何法規上的風險、向全球的買家保證他們是治理良好而有商業道德的公司、從而提高企業的隱形競爭力。

BSA | 台灣軟體聯盟、外貿協會、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與經濟日報為協助在越南的台商了解軟體資產管理的價值,以及如何藉此提升隱形競爭力,將於12月10日在胡志明合辦一場研討會。研討會詳情請參閱http://edn.udn.com/ACT/2013/BSA/class_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