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調查顯示,75%企業願意為了5G投入更多資金
【2017年9月18日】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公布最新針對全球超過200位資訊科技(IT)、商業領袖調查結果,顯示75%的企業及組織願意為了5G行動功能增加支出,只有24%的受訪者不願意為5G支付多於4G的金額。
針對這份調查報告,Gartner研究總監Sylvain Fabre指出,調查顯示電信業比其他產業更願意支付5G相關支出,而其他企業及組織如製造業、服務業以及政府部門,則傾向將5G作為內部使用。
Gartner預估到2020年,僅有3%的全球行動通訊服務提供商(CSP)會推出商業化5G網路服務。Fabre指出,符合標準的商用網路設備可能得等到2019年底才會問世,在此之前推出的5G服務可能採用的是非標準化設備。
5G可望為台灣廠商開啟新商機
針對台灣市場,Gartner研究副總裁洪岑維(Mark Hung)指出:「由於5G網路架構需要大量使用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這將推動台灣網路設備代工廠商的優勢能更進一步發揮。雖然從來沒有一家台灣廠商能夠在愛立信(Ericsson)、華為和諾基亞(Nokia)等科技巨擘主導的蜂巢式網路設備市場中脫穎而出,但隨著小型基地台的複雜性降低,台灣廠商面臨技術壁壘也隨之減少。」
洪岑維也樂觀預測,5G未來將應用在如AR和VR等需要大量資料傳輸的消費型電子產品上。由於台灣科技廠商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供應鏈非常熟悉,要是能準確把握時機,相關的廠商可望受惠於5G的發展熱潮。
通訊服務提供商須創造價值點吸引用戶使用5G
Fabre指出,通訊服務提供商(CSP)除了持續為不清楚5G業務優勢的企業使用者提供更優惠的價格外,也必須創造價值點,吸引消費者更快地轉而使用5G。
至於企業對5G的看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組織將為5G支付更多的費用,但鮮少人(8%)期望5G能節省成本或增加收入。 59%的受訪者將5G視為網路演進的一種,而37%認為5G為數位業務的推動者。而且相較於其他產業,電信產業的受訪者更不認為5G能帶來收入的提升-他們傾向於將5G視為無法避免的基礎設施轉換,而不是作為創造新收入的機會。
物聯網將是5G的最主要使用案例
調查顯示,近半的受訪者使用5G來觀看影片及固定的無線功能。有趣的是,57%的受訪者認為「物聯網(IoT)通訊」是自家企業使用5G的最主要原因。
但事實上在2023年之前,大多數地區部署需要行動網路連接的物件數量將不會超過現有的蜂巢式物聯網技術的能力。即使完全實施,5G也將僅適用於一小部分需要極高的資料速率和極低延遲的物聯網用例。Fabre表示,要到2020年初期5G才能準備好支持大規模機器通訊,或超可靠和低延遲的通訊。不是所有的物聯網使用情境都需要用到5G,目前已有許多較為低廉且低複雜性的物聯網連接替代方案(如Wi-Fi、ZigBee或藍牙)。
除此之外,84%的受訪者認為5G服務將會在2020年底以前普及。然而,根據通訊服務供應商(CSP)的規劃,2022年以前5G服務將無法普及化。
CSP的行銷組織需要5G覆蓋的實際路線圖並了解其基本效能,以便與客戶準確溝通。他們還需要在2019年至2021年間公開明確的5G佈局計劃,以幫助創新者了解何時何地將5G用於物聯網應用。
*全球有超過200位資訊科技(IT)、商業領袖參與這份於2017年第二季進行的調查,本調查的宗旨為了解5G需求的成長以及企業對5G的採用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