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防毒軟體最省錢 當心個資淪為資安廠商銷售商品

(2014年6月5日,台北訊)資安意識隨著詐騙、駭客事件頻傳逐漸提升,許多使用者開始意識到該為自己所有的上網裝置安裝資安軟體的重要性,但許多用戶依循過去使用免付費軟體的習慣,認為網路開放的前提下,免錢軟體不見得不好用的心態選擇了免費的資安軟體,在不同平台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免費的防毒軟體,但開發商花了這麼多力氣來撰寫程式,獲利來源可能就是使用者的隱私!芬安全(F-Secure)大中華區總代理商翔偉資安科技營運長杜世鵬更直言,使用免費軟體的代價可能就是把自己當成商品來販售!

杜世鵬解釋,每家企業都有營運成本,不論是人員或維持資料庫都需要費用,當商品免費時,意味著使用者必須拿其他東西去支撐企業的獲利,不管是廣告或是其他方式。但掃毒防駭需要投注大量人力與研發費用,光靠廣告點擊收入無法維持一個優質資安軟體。以芬安全來說,為了要24小時監控全球病毒發展跟擴散情況,在全球多個據點都成立了病毒實驗室,才能達到零時差防護並隨時監控病毒發展。時時刻刻都處在備戰狀態的資安廠商需要有穩定經費的支持,因此發展出「假免費真利用」的商業模式也不足為奇。用戶為了免費使用防毒軟體,在下載時就已經允許軟體存取包括用戶的私人資料權限,甚至連下載習慣、手機使用模式都一併提供給廠商監控,廠商收集用戶資料後再銷售給有興趣的行銷公司,以此做為公司獲利來源。雖然看似保護了上網裝置的安全性,但那些個人資訊無論是涉及敏感的財務資料或是使用習慣就被當作商品銷售,是否還可以達到安全防護的用意就只能讓用戶自由心證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杜世鵬提醒用戶選擇資安軟體時應多加考慮,再決定是否要出賣自己的個資換取免費使用軟體的權利。駭客入侵你的行動裝置除了直接盜領金錢外,銷售個資也是駭客獲利的方式,但使用免付費的資安軟體卻有可能反而把那些駭客想要得到的資訊主動授權拱手交出。不管是敏感的個資內容或是使用習慣,這都屬於用戶財產。使用者應該有更好的選擇來保有自己的隱私,不該因一時貪圖小利而讓自己成為被銷售的商品,連賣給誰都不知道。當GPS位置被監控,歹徒就有機會趁你不在時入侵家中去行竊,當簡訊被攔截,就有機會收到小額付款的詐騙。建議使用者與其一時省錢讓自己成為商品,還是要可以提供保障不打折且具備行為式分析的資安軟體外,資安觀念的提升將成為面對險惡網路環境的首要課題,才能安全度過新型態病毒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