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用音樂療癒上班族的心
【2016年10月21日,台北訊】全球串流音樂服務Spotify 與台灣知名的心理學專家許皓宜博士合作,共同解析Spotify 台灣用戶點聽歌曲的行為。根據台灣用戶的大數據資料,Spotify 歸納出五種聽眾類型,以及相關的熱門歌單。Spotify 也邀請許博士解析五種聽眾類型所反映出的個人心理狀態,並且建議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在不同的時段,因應個人的身心狀態,選擇合適的音樂類型,藉由聽音樂來療癒自己,讓工作更有效率,生活更有品質。
Spotify 與台灣知名的心理學專家許皓宜博士合作,分析台灣用戶從清晨五點至隔日凌晨一點的音樂聆聽行為與喜好,並且歸納出五大類型的聽歌群眾:晨起早鳥 (5AM-9AM),忙碌蜜蜂 (9AM-12PM),慵懶殭屍 (12PM-5PM),夜行神騎 (6PM-10PM)與逐夢人 (10PM-1AM)。許皓宜博士分析不同時段用戶選擇的音樂類型、曲風與節奏等特點,以解讀用戶當下所選的音樂背後的心理以及生理狀態。
許皓宜博士表示:「根據過去美國心理學界的研究結論,人的精神狀態可以影響身體健康,音樂可以影響情緒,所以音樂是一個有力的療癒媒介。比方說,二次世界大戰時,醫師發現音樂有助手術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術後的癒合期也明顯縮短。對於現代人而言,尤其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自我療癒是一種本能,所以當心情有所波動的時候,人會透過聽音樂來療癒自己。而Spotify 台灣用戶的點聽行為,正巧反映出上班族群在不同時間點的身心狀態。」
根據Spotify 台灣用戶的大數據資料,許博士進一步說明,晨起早鳥族會選擇音樂強烈的歌單,主要是因為想要振奮個人精神,通勤時可以喚醒剛起床的自己;忙碌蜜蜂族會選擇聆聽搖滾樂或電音HIGH歌,應該是工作壓力大或對工作有所不滿需要宣泄;對朝九晚五的慵懶殭屍族而言,午休之後已經處於「心理懶惰」的時間,所以聽的歌曲會開始偏向抒情。下班之後,夜行神騎一族的個人風格才要開始,許博士認為這階段所選擇的,大多是大家心中非常喜好的歌曲,因此自然會是熱門新歌或是輕鬆歡樂的西洋流行音樂。最後,接近晚間入睡時段,逐夢人的類型,會讓音樂變成背景,選擇輕慢的音樂,以幫助入睡。
許博士認為,音樂對於上班族的功用,無非是放鬆、振奮兩方面。白天由理智系統主控,適合聽激勵式的音樂,透過多變的節奏、速度以及旋律,可引發身體的活力與刺激精神。晚上則進入情感系統,適合聽鎮靜式的音樂,節奏緩慢,音域及旋律的變化較小的音樂可用來沈澱白天吸收進心裡的外在刺激。對於容易緊張的上班族來說,若是因為工作量大且個性要求完美,建議選擇無歌詞慢板音樂來讓自己鎮靜;而如果是因為外在人事物造成的心理緊張,建議選擇可以唱出自己心聲的療癒式歌曲。針對下班後想要放鬆的上班族,許博士也建議不妨聽聽陌生不熟悉的歌單,讓自己身心處於空白的狀態,藉由Spotify 隨機播放的功能,體驗不同的音樂曲風。
那麼上班族在不同的時段應該如何選擇療癒人心的音樂呢?許皓宜博士建議依照個人的心情跟生理狀態而定。
- 早晨剛起床準備出門的時段,需要振奮精神,因此建議聽節奏強烈,旋律多變的曲風。
- 上午時段需要高度專注在工作上,因此建議選擇沒有歌詞,或是歌詞非母語的音樂,讓人不會將注意力放在歌詞上,而影響工作的專注力,另外,曲調不要過於緩和。
- 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因為上午高度凝聚專注力在工作上,所以下午時段身心都會漸漸疲乏,也因此可以選擇輕音樂或慢板的歌曲,讓自己放鬆。
- 下班之後,考量到一天的工作疲勞需要宣洩,個人的生活才要開始,因此這階段可選擇個人心中真正喜愛的歌曲,或是聆聽跟自己當下心情相符的音樂,以宣洩情緒。
- 晚間十點之後因為要準備睡覺,選擇輕柔曲風,透過隨機播放功能,讓音樂變成背景,跟家裡的風格融合在一起,以幫助睡眠。
針對五大類型的聽歌群眾,Spotify 台灣用戶最常點聽的歌單及時段如下:
- 晨起早鳥 (The Early Birds)
- 忙碌蜜蜂 (The Busy Bees)
- 慵懶殭屍 (The Midday Zombies)
- 夜行神騎 (The Night Riders)
- 逐夢人 (The Dream Cha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