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展出最新Windows 10全系列產品
宏碁全系列Windows 10作業系統產品已於全球上市,今(12)日於台北盛大舉行國際記者會活動,現場嘉賓雲集,並有最新款相關產品提供體驗,以多元情境展示Windows 10最新跨裝置互動串聯技術,如Cortana、Continuum、 Microsoft Edge和Xbox等,宏碁全產品將以嶄新的方式,完美結合呈現Windows 10的創新功能。
宏碁執行長暨全球總裁陳俊聖說,『宏碁秉持著在技術與設計上不斷創新、打造更好的使用經驗給客戶的理念,也將這樣的想法結合微軟最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 10,落實在全系列Acer裝置中,跨越筆電、桌機、平板或手機的界限,傳遞完美無縫且一致的使用經驗,讓我們的客戶直覺又輕鬆的使用所有宏碁產品,並透過我們的產品獲得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微軟Windows與裝置全球執行副總裁Terry Myerson表示,『微軟與宏碁長久以來合作密切,更在新視窗作業系統上同心協力,Acer打造出一系列產品,將Windows 10新技術如Cortana、Continuum、Xbox以及嶄新形態的瀏覽器Microsoft Edge等做了完美展現,結合語音功能的Cortana個人數位管家,能輕鬆協助使用者完成大小事;無縫整合手機與電腦的Continuum使用經驗,讓手機彷彿一台小電腦;新視窗作業系統更強化了Xbox娛樂與新瀏覽器Microsoft Edge網路搜尋的各種功能。我們很興奮地歡迎Acer這一系列產品加入Windows 10的大家庭。』
宏碁今日新推出Windows 10新品Aspire R 14二合一筆電與Aspire Z3-700 All-In-One 桌上型電腦,兩款皆內建雙麥克風、和強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功能的Acer Purified.Voice數位語音調校技術,讓音訊更完整和清晰度提升,並可去除背景中的雜音,可更強化Cortana的使用體驗。
此外,該兩款產品亦搭載了Acer TrueHarmony Plus數位音訊調整技術、結合Dolby® Audio™,提供更具震撼力的影音效果; Acer BluelightShield™可降低螢幕藍光,提供使用者更好的視覺效果與減輕眼睛疲勞。
活動中,也將展示了甫在德國IFA全球記者會亮相、搭載Windows 10 Mobile最新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Liquid Jade Primo,螢幕5.5吋、提供跨裝置無縫串聯的一致性使用經驗,讓使用者輕鬆營造專業與高行動力的工作表現。
英特爾公司用戶端運算事業部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Kirk Skaugen同表讚賞,『新系列的Acer Aspire裝置呈現最新Intel處理器帶來的多樣性,Acer新品運用Intel技術的力量,展現輕薄與高效能,完美符合追求工作生產力及兼顧家庭娛樂性的使用者。』
Acer Aspire R 14二合一筆電,外觀採用金屬髮絲紋路、搭配鑽石切邊的設計,並具有可360度翻轉的新一代軸承,提供四種使用模式(Laptop / Display / Tent / Tablet),在筆電狀態使用時,只須翻轉將鍵盤隱藏在後或是平躺放下,就可馬上將螢幕分享給其他人、一同享受影音娛樂或數位內容,透過人性化的設計,讓使用者可在不同情境下輕鬆選擇最適當的使用方式。
Aspire R 14輕薄僅18.5公厘/1.9公斤,纖薄外型下卻有強大處理效能,內建第六代Intel® Core™處理器、8GB DDL3系統記憶體與SSD硬碟,以及MU-MIMO無線傳輸技術,能夠提供三倍快的下載速度[1],提供給使用者更高的行動效能。
另款搭載Windows 10作業系統的All-In-One 桌上型電腦Aspire Z3-700,是一台集影音娛樂或專業工作多元功能於一身的桌上型電腦,螢幕17.3吋、內建電池續航力可達5小時,體積輕巧僅15.6公厘、搭配2公斤輕底盤和特殊設計的腳座,使用時就像一台優雅的大型平板電腦。
Aspire Z3-700搭載Intel® Pentium® / Celeron®處理器,高達8GB 的DDR3L系統記憶體和SSD或HDD硬碟選項,並配有 Full HD(1920×1080)支援10點以上的觸控螢幕,並可搭配選購專用觸控筆,帶給使用者不論是工作上或家庭娛樂生活中多元的功能性與樂趣。
最新的全系列跨多元領域的產品,結合了微軟的最新作業系統Windows 10的獨特技術、搭配宏碁人性化的設計,Acer推出全系列、跨多元產品線的多款裝置,將要帶給使用者嶄新且一致的操作經驗,在數位生活中獲得更直覺美好的使用體驗。
[1] 以803.11ac規格為比較基準,實際速度將因涵蓋範圍、連線速率、網站狀況、網路規模和其他因素而異。為達最佳效能,傳輸端與接收端皆須支援MU-MIMO協定。三倍快傳輸速率需無線AP支援4個MU傳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