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拓的全球調查顯示:資料洩露影響客戶忠誠度

阿姆斯特丹, Dec 10, 2015 – (ACN Newswire) – 將近三分之二(64%)的受調查消費者表示,如果一家公司曾發生過導致財務信息被竊取的資料洩露事件,那麼他們就不再願意光顧此公司或者與此公司進行交易了;近一半(49%)的受調查客戶持同樣態度,如果一家公司曾發生過導致個人信息被竊取的資料洩露事件。這是全球數字安全領域的領先廠商金雅拓(泛歐證券交易所NL0000400653 GTO)最近進行的一項全球調查所得出的結論。這項題為“事關信任破產:這時節必須小心謹慎”的調查對來自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德國、日本、英國與美國等地的5750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

主要發現

調查結果顯示: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趕著在放假期間完成自己的購物任務,受調查的十人中有六人(59%)相信,在節日期間,個人信息被洩露的危險性增加;受調查的十人中有兩人(18%)相信,在假日期間,他們很可能成為信息洩露的受害者。

對公司資料安全性的信心很低

所有受調查客戶中,只有四分之一(25%)感覺到各公司非常嚴肅認真地對待客戶資料的安全與保護這項任務。 69%的客戶認為公司應對客戶資料的安保負責,只有31%的客戶認為客戶應對自己的資料的安保負責,前者所佔比例超過後者所佔比例的兩倍。受調查的在職人士中,只有大約五分之二(38%)的人認為雇主非常嚴肅認真地對待僱員資料的安保任務。

消費者已經飽受資料洩露之苦

本調查顯示,受調查者中,有31%曾經受到資料洩露的影響。大約十分之四的受調查者表示,受資料洩露困擾最為常見的原因是:訪問欺騙性網站(42%)、釣魚式攻擊(40%)或者點擊欺騙性網頁鏈接(37%)。資料洩露所造成的情緒影響使得客戶對商家產生了不信任感,大約五分之一(19%)的受調查者感到,在十二個月至三年期間,自己還可能成為受害者。

百分之九十的受調查消費者感到許多應用程序與網站對個人信息的安保構成威脅。百分之五十五的受調查者認為社交網站讓個人信息受到的風險威脅最大,大約五分之二的受調查者認為成人內容與“torrent”應用程序/網站對個人信息的安全威脅最大。

對於違規公司,客戶已經越來越無法容忍

大約四分之一(23%)的受調查者曾經受害於資料洩露,他們已經或者將考慮對涉及洩露其個人信息的違規公司採取法律行動。大約一半(49%)的受調查者表示,他們將採取或者考慮採取對將其個人信息洩露出去的有關各方採取法律行動。

安保是一項需要雙方面配合的任務

然而,消費者也無法完全免除責任。本調查還發現,儘管涉及許多風險,大多數(54%)受調查者對於自己所有或者某些網上帳戶使用的是同一密碼。經常使用社交媒體帳號的受調查者中,只有四分之一(25%)使用雙因素身份驗證,以確保所有社交媒體帳號安全。經常使用在線/移動銀行服務的受調查者中,大約五分之三(58%)表示,所有銀行使用雙因素身份驗證,以確保網上銀行業務的安全。然而,在零售商中,這一做法的普及率就沒有這麼高了。經常使用網上零售帳號的受調查者中,有四分之一(25%)表示,他們所使用的在線零售應用程序/網站都要求雙身份驗證,以保護在線交易的安全。

“媒體關於大量資料洩露的報導,讓消費者對以下方面失去了信心:各公司(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是如何保護他們的資料的,”金雅拓資料保護副總裁與首席技術官詹森·哈特(Jason Hart)表示。 “僱員甚至認為,他們的雇主並沒有嚴肅認真地對待他們的個人資料的安保工作。這一事實向我們敲起了警鐘。對此,各公司需要加強安保措施,或者,如果這些安保措施已經到位,他們需要與客戶就此進行溝通。

“隨著各公司所收集客戶資料數量的增加,隨著我們數字互動變得更多樣化,越來越多資料被儲存在網上,這些資料涉及到我們做什麼、我們是誰、我們喜歡什麼等信息,”哈特繼續說道。 “本調查證明:傳統的資料安保思想需要改善,公司與消費者都需要採用諸如雙因素身份驗證之類的先進安保措施。否則,越來越多消費者將與那些不嚴肅認真對待資料保護工作的公司斷絕關係,轉而投向他們能夠信任的其他公司。”

關於本調查

獨立技術市場研究專家旺松·伯恩(Vanson Bourne)受金雅拓的委託進行了此項調查,本報告的撰寫以此調查為基礎。 2015年10月至11月期間,5750名消費者接受了訪問。其中1500名受訪者來自美國,500名來自巴西,還有來自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法國與德國的受訪者各750名。為了符合本研究的目的,所選取的受訪消費者都是經常使用在線/移動銀行服務、社交媒體帳戶或在線零售帳戶的。

相關資源

-《客戶忠誠度與資料洩露報告》(Customer Loyalty and Data Breach Report)http://bit.ly/1NW9M1M
– 客戶忠誠度與資料洩露信息圖表(Customer Loyalty and Data Breach Infographic) http://bit.ly/1NNcKiZ